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芝麻街》有什么了不起?





到今年,美国最长寿的儿童教育电视节目《芝麻街》就整整40岁了。作为“教育娱乐片”的开山鼻祖,如今的《芝麻街》在全球有25个独立版本,而原版系列在120多个国家播出,获奖无数。《芝麻街》给全世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欢乐,也给全世界的儿童电视制作人带来了无尽的启发。
《芝麻街》为什么如此成功?除了独具特色的布偶、动画、真人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还有什么是它长盛不衰的法宝?它又是如何把教育和娱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1)明确的教育追求和高度的制作意识

上世纪60年代,将电视作为教育工具还被认为是“未经证明的”,“革命性的概念”。与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不太一样的是,当时的美国电视节目,缺的不是娱乐,而是教育。我们很容易认为,对于儿童产品,教育性是容易达到的,而娱乐性则不太容易。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两者的不可分割。

“如果你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你就能对孩子进行教育。”当时任教育电视台纪录片制作人的Joan Ganz Cooney意识到电视对于孩子的强大引力的时候,她便开始思考怎样利用这种吸引力给孩子带来真正有益的东西。后来成为《芝麻街》制片人的Cooney一开始就对将要开发的电视节目有清晰的定位:要“提供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而方法是“充分利用电视媒体最吸引人的特点”即:高度的制作意识,成熟的脚本写作,高质量的影片和动画。Cooney并非儿童教育出身,但她对于电视制作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确保了这一探索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

于是,也不难理解,当1969年节目制作团队正式成立之时,一支由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组成的教研团队也同时组建。这个教研团队不是象征性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参与知识框架确立、剧本修改与影片测试。如此对待一个电视节目,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正如制片人所说:芝麻街在策划的时候,就是作为一个持续进行的教育实验项目而设计,学术顾问、研究者和电视制作人员作为平等的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每一集节目播出之前,都会在心理学家设计的实验室中进行试播测试:两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电视机旁会以7秒钟的间隔播放一个幻灯片,在播放节目的过程中,一旦孩子的注意力被幻灯片转移,研究人员就做下记录。如果孩子在80-90% 的时间内都能保持对节目的兴趣,节目通过;如果这一比率低于50% 则必须打回重新开始。研究人员表示,到节目播放的第四年,每一集测试孩子的兴趣度都在85%以上。

演员的选择也是经过儿童反应测试的,所有试镜者的录像都向孩子展示,获得最热烈反馈的试镜者就被选用。

2)成熟的幽默感

虽然是一套儿童节目,《芝麻街》一直也很能吸引成年人的目光。这是因为策划之初就明确的理念:面向儿童的教育节目也要能在非目标受众(包括家长)中培养热爱学习、关注教育的感情。制作者绝不希望电视成为忙碌父母的“保姆”,而是要吸引家长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来。所以在节目里融入了许多成年人能欣赏的微妙幽默,恶搞经典、文化讽喻等,使得《芝麻街》像黏合剂一般把父母和孩子聚到电视机前来。同时,制作者也惊讶地发现,其实孩子能领会的幽默,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芝麻街》经典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布偶表演和街道场景环节。刚开始他们接受了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的建议,取消真人与布偶同时出现的环节,因为该专家认为这会对孩子造成困扰。最早的一批样片在60个家庭中做了测试,结果发现,虽然布偶的内容受到了极大欢迎,但孩子对真人环节却没有预想的热情。随着进一步的探讨,他们决定不采用那个专家的建议。“不管是真人还是一个有乒乓球眼睛的袜子布偶,只要剧本机智风趣,表演专业,孩子们就会有积极的反馈。”于是他们重新创作了第二部分,将布偶和真人互动起来,这成就了《芝麻街》“历史性的转折”。《芝麻街》的核心特色也得以确立:将毛绒怪物和真诚的成年人角色艺术地结合在一起。

3)“广告式”教学

《芝麻街》的节目板块创造性地吸取了电视广告的特点:短小、抢眼、上口、好记。这一形式符合了儿童的注意力规律,也使得学习过程变得空前轻松和有趣。这一模式从此成为“教育娱乐节目”的标准模式。

音乐在这一模式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词曲作家们为《芝麻街》创作了无数经典的儿童音乐,这些歌总是有上口但又精美的旋律,简单又巧妙的歌词。通过布偶艺术家的表演,每一首歌都有独特的面孔和性格,丰富多变,极富感染力。

随着大涨的人气,芝麻街开始吸引了大量演艺明星的参与,他们或是将自己的成名曲加上改编的童谣歌词自弹自唱,或是跟布偶角色一起跳起傻傻的舞蹈。通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营造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和热情,芝麻街的确不愧为幼儿教育的标杆。

4)多元宽容、真诚开放

节目研发之初,为了确定节目中应当重点强化哪些学前技能,制片人邀请哈佛大学教授主持了多场讨论会,召集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参加,以取得“最广泛的教育观点”。最终确定了关键的几个教学主题:符号象征,认知过程,身体环境和社会环境。讨论会也确立了节目对于种族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充分融入和反映多元文化,以积极和开放的态度面对社会问题。芝麻街的人物和怪物们颜色各异、身体状况各异、性格各异,文化背景各异,主要人物甚至说着不同的口音;很多“移民”布偶说双语或多语。这在一个非移民国家恐怕的确是难以想象的。

节目的创作者决定将节目设置在一个特别的环境:红砖房子的一角,一条内城街道(inner-city)。这种紧贴现实、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创设又一次在儿童电视节目历史上开创了先河。一个有趣的插曲是,sesame street 这个节目名字原本是他们最不喜欢的一个,因为担心sesame这个单词对孩子来说太难发音。

多年的持续播出也使得剧组不可避免地面对演员变更的问题。1982年,饰演Mr.Hooper的老演员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一个醒目角色的离去使得剧组面临选择。是更换演员,还是改写剧本?经过反复的考虑,剧组决定选择一种儿童节目中不曾有过的方式:直接地面对死亡话题。他们特意在感恩节这天播出这期,使得孩子和家人可以聚在一起共同观看。剧中提到死亡的时候,没有用委婉语,也没有使用任何“上天堂”的宽慰或者哲学思考的解释。剧中的大人们只是真诚地表达出他们对于逝者的爱和怀念,同时向孩子传递出一个信息,大人们也不是对什么问题都有答案;而为失去所爱的人感到哀伤是自然的。这一期节目被日间艾美奖评为日间电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个瞬间之一。

除了死亡,出生、婚姻这些话题也是芝麻街涉及的内容。社会问题也不回避。当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的时候,他们便专门制作了相应的节目,探讨灾难,也表现朋友们面对困难的互相帮助;911发生后,他们制作了一期芝麻街失火的节目,表达了对消防队员的敬意。在南非的芝麻街版本中,甚至还有一个因母婴传播而染上艾滋的布偶角色。正如一位网友在youtube上面的评论说:“芝麻街总是试图表现真诚的情感,而不是追求虚幻的美好或者政治正确。”我想他说出了芝麻街之所以打动人的真正原因。

《芝麻街》的成功经验,有些到现在已经成为毫不新鲜的基本原则。但是透过缤纷的模式和花样,其高度的教育责任感、乐观幽默、真诚宽容的核心价值观,才是它作为电视节目长盛不衰的真正秘密吧。创作者充满人文气息和感情色彩的探索,使得《芝麻街》成为无可否认的经典,永远占据着儿童和成年观众内心的一席之地。